发病时间:不清楚
甲巯咪唑的全部副作用
补充说明:甲巯咪唑的全部副作用
a******W 2023-09-27 11:11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甲巯咪唑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大、皮疹、粒细胞减少症等血液系统抑制的副作用。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疲劳、皮肤干燥和脱发等症状。
2.甲状腺肿大
甲巯咪唑能够抑制甲状腺内碘化物有机化过程,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引起甲状腺代偿性肿大。肿大的甲状腺可能压迫气管或食道,引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
3.皮疹
甲巯咪唑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可引起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其中包括角朊细胞上的抗原决定簇。这些针对角朊细胞的自身抗体与补体C3结合并在表皮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出现皮疹。
4.粒细胞减少症
甲巯咪唑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直接杀伤白细胞,使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这会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易感染细菌,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脓毒症。
5.血液系统抑制
甲巯咪唑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可能导致贫血、白细胞计数下降和出血倾向等问题,进一步削弱患者的免疫响应和凝血功能。
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时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血液学参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副作用。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以评估甲状腺肿大的情况。
2024-02-12 02:35
举报向医生提问
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脖子”或“瘿脖子”。是以缺碘为主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青年女性多见,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散发性甲状腺肿可有多种病因导致相似结果,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或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人体处于相对或绝对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状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只有甲状腺组织增生肥大。
症状起因: 1.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引起的有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性引起的病毒性甲状腺炎又称亚急性甲状腺炎。 2.自身免疫性,如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3.病因未明的慢性纤维甲状腺炎。 4.因饮水、饮食摄碘过低或过高所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5.因青春期、妊娠、哺乳期需碘相对增多而又摄入不足所致的散发性甲状腺肿。 6.甲状腺的新生物,包括良性肿瘤如甲状腺乳头状瘤等,及甲状腺恶性肿瘤如甲状腺滤泡细胞癌等。 7.有人发现与食物也相关。如长期大量吃卷心菜、木薯也可引起;萝卜和芸香菜含有硫脲类的致甲状腺肿的物质;久食大豆还可妨碍肠道内甲状腺激素的重吸收,继而引起甲状腺激素的相对不足;长期食用豌豆、花生等也有可能引起甲肿。 8.久服某些药物如氰化钾、过氯酸钾、对氨水杨酸、保泰松、磺胺及硫脲类药物等。
可能疾病: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 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普外科、内分泌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