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急性中毒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缓解
补充说明:小儿急性中毒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缓解
2024-07-08 11:3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小儿急性中毒可以采取洗胃、灌肠、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进行治疗。
1.洗胃
洗胃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患儿的胃部,以清除已摄入的有毒物质。例如,在误食强酸时,医生会迅速给予温水清洗。洗胃通过物理手段将胃内残留物排出体外,减少毒物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症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进一步损伤。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小儿急性中毒,特别是口服毒物后不久的情况。
2.灌肠
灌肠是利用导管将液体或药物溶液注入肠道,如甘露醇、硫酸镁等,然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或毒素。比如在重金属中毒时,可采用高渗性溶液进行灌肠。灌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有害物质排泄,同时也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此方法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浓度。对于一些无法经口进食且存在严重呕吐或腹泻的患者,以及某些特定的中毒情况,如重金属中毒,灌肠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3.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是指使用活性炭来吸附并去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如用活性炭混悬液口服。例如,当孩子误服了有机溶剂时,可通过服用活性炭来减少其在体内的分布。活性炭具有高度的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有效吸附多种有毒物质,使其失去活性或降低毒性。这种吸附过程可以减缓毒物的吸收速度,为后续处理赢得时间。活性炭吸附可用于多种类型的中毒,特别是在口服毒物后的早期阶段,它可以作为紧急处理措施之一。
在处理小儿急性中毒时,应确保环境安全,移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此外,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有恶化迹象,应及时就医。
2024-08-13 22:44
举报小儿急性中毒可以采取洗胃、灌肠、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进行治疗。
1.洗胃
洗胃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患儿的胃部,以清除已摄入的有毒物质。例如,在误食强酸时,医生会迅速给予温水清洗。洗胃通过物理手段将胃内残留物排出体外,减少毒物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症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进一步损伤。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小儿急性中毒,特别是口服毒物后不久的情况。
2.灌肠
灌肠是利用导管将液体或药物溶液注入肠道,如甘露醇、硫酸镁等,然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或毒素。比如在重金属中毒时,可采用高渗性溶液进行灌肠。灌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有害物质排泄,同时也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此方法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浓度。对于一些无法经口进食且存在严重呕吐或腹泻的患者,以及某些特定的中毒情况,如重金属中毒,灌肠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3.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是指使用活性炭来吸附并去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如用活性炭混悬液口服。例如,当孩子误服了有机溶剂时,可通过服用活性炭来减少其在体内的分布。活性炭具有高度的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有效吸附多种有毒物质,使其失去活性或降低毒性。这种吸附过程可以减缓毒物的吸收速度,为后续处理赢得时间。活性炭吸附可用于多种类型的中毒,特别是在口服毒物后的早期阶段,它可以作为紧急处理措施之一。
在处理小儿急性中毒时,应确保环境安全,移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此外,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有恶化迹象,应及时就医。
2024-07-08 16:0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各种形式和剂量作用于人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生物学反应和病理变化,导致机体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包括化学品、药物、植物和气体等。毒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后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表现,组织代谢和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病孩死亡或终身残疾。因摄入毒物而产生的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症状称为中毒。摄入毒物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中毒表现者称为急性中毒。凡能引起中毒的物质均被视为毒物。毒物的范围很广。一些毒物对人体有剧烈毒性,如氰化物、有机磷等。另一些毒物则在一定条件下才具备毒性,如食物、药物、维生素、氧等。这些毒物在平时不具备毒物特性,而在过量应用或与其他物质作用后才产生毒性。急性中毒是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儿童以食入中毒最多见,年龄多见于1~5岁。由于年幼儿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不足,对某些毒物和药物的危害缺乏认识,因此中毒发生率在此年龄组较高。文献报道中,年龄小于5岁的中毒群体虽发病率较高,但大多属于无意中毒,其摄入的中毒物质剂量不大、毒物种类单一,其病死率低于青少年患者,而青少年患者有相当部分在存在精神抑郁或心理障碍情况下自伤性服毒,其服毒剂量通常较大,病死率相对较高。小儿发生中毒后被送至医院时,经常会遇到病孩家长不能准确提供毒物种类及毒物摄入量的病史,以致无针对的解毒措施,可在短时间内导致病孩死亡。因此,在遇到急性中毒时,家长应尽可能提供毒物;另外即使对于可疑中毒者,亦应及早给予治疗处理,争取抢救时间,避免中毒进一步加重,降低和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