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怎样才能缓解疼痛

精选回答(1)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肌张力障碍的疼痛可以通过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巴氯芬、苯妥英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1.肉毒杆菌毒素注射
通过将肉毒杆菌毒素注入到特定肌肉中,如颈部、面部等,来减少异常收缩。常见药物有保妥适。肉毒杆菌毒素可以阻断神经信号传导,从而暂时性地降低肌张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适用于局部肌张力障碍引起的疼痛,特别是颈部和面部的痉挛性疼痛。
2.巴氯芬
口服巴氯芬片,根据患者体重计算剂量,通常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巴氯芬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减轻肌张力过高导致的疼痛。适用于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引起的疼痛,尤其是多发性硬化症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肌张力增高。
3.苯妥英钠
口服苯妥英钠片,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一般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苯妥英钠能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减少神经元放电,从而降低肌张力并缓解疼痛。适用于某些类型的癫痫发作或肌阵挛性疾病引起的肌张力障碍相关疼痛。
除了上述治疗外,物理疗法如冷敷、热敷、按摩等也可辅助缓解肌张力障碍相关的疼痛。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避免长时间固定同一姿势,以减少肌张力障碍的发生。

2024-07-08 16: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肌紧张不足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综合症)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csyndrome)简称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特点。尽管名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但肌张力的变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肌张力障碍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