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是不是遗传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是不是遗传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是不是遗传

补充说明:小儿脊髓性肌萎缩是不是遗传

2024-05-27 09:48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 脊髓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脊髓性肌萎缩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喘息,哮喘,过敏性鼻炎,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提问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是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变引起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遗传倾向。
该疾病是由于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所致,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具有遗传倾向。当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变异的携带者时,其子女有25%的概率会发病。
若家族中存在脊髓性肌萎缩患者,则后代患病风险增加;但并非所有病例均受遗传影响,环境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建议定期进行新生儿筛查或家族史调查以早期诊断和干预。在治疗过程中,应关注营养支持与康复训练相结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5-27 15: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脊肌萎缩症)

脊髓性肌萎缩(spinalmuscularatrophy,SMA)即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脊肌萎缩症,是一类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并不少见。根据发病年龄和肌无力严重程度临床分为SMA-Ⅰ型、SMA-Ⅱ型、SMA-Ⅲ型三型,即婴儿型、少年型及中间型。共同特点是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广泛性弛缓性麻痹与肌萎缩。智力发育及感觉均正常。各型区别是根据起病年龄,病情进展速度,肌无力程度及存活时间长短而定。至今SMA尚无特异的有效治疗,主要治疗措施为预防或治疗各种严重肌无力产生的并发症,如肺炎、营养不良、骨骼畸形、行动障碍和精神社会性问题等。以下重点叙述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