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高怎么治疗效果好

直接胆红素高怎么治疗效果好

发病时间:不清楚

直接胆红素高怎么治疗效果好

补充说明:直接胆红素高怎么治疗效果好

2024-08-24 23:50

直接胆红素 熊去氧胆酸 肝脏 胆红素 肠道 结合胆红素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陈芬荣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擅长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尤其擅长小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

提问

直接胆红素高可以通过保肝治疗、胆汁酸螯合剂、熊去氧胆酸等措施进行治疗。
1.保肝治疗
保肝治疗通常包括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酒精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等。例如,患者应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减轻肝脏负担,有助于降低直接胆红素水平。适用于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轻度直接胆红素升高。
2.胆汁酸螯合剂
胆汁酸螯合剂如考来烯胺可吸附胆红素,减少其吸收。使用时需注意剂量控制及可能的副作用。通过减少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中直接胆红素浓度。适用于由肠-肝循环增强引起的直接胆红素升高。
3.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可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胆道排空,降低胆红素水平。常用剂量为每日5~10mg/kg。此药能增加胆汁中的胆盐含量,提高胆汁流动性,有利于胆红素的排出。适用于由于胆汁淤积导致的直接胆红素升高。
此外,对于直接胆红素升高的患者,建议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利于肝脏健康。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8-26 09: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红素钙结石

胆红素钙结石其主要成分除胆红素外,尚含有少量钙盐和有机物(细菌、虫卵或上皮细胞)。结石可存在胆总管内,亦可遍布于肝内外胆管系统,但很少在胆囊内发生。

  • 症状起因:1.感染。胆道感染是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感染时胆道中的细菌释放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出葡萄糖醛酸,其游离胆红素与钙盐结合发生沉淀。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虽然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酶,但含量比较少,同时还存在葡萄糖1,4-螺旋内酯等结抗物,所以不呈现酶的活性。但当胆道发生感染时不仅胆汁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而且大肠杆菌、类杆菌、梭形芽孢杆菌感染可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酶。这样β-葡萄糖醛酸酶量的增加以及活性的增加可使大量结合性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它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颗粒。胆红素钙颗粒以脱落红胞、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黏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再者,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胆囊发炎,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在胆囊内储留时间延长,从而加速结石形成。另外IgA缺乏(人体内一种抗体缺乏)可使胆囊免疫功能减低,增加感染、形成结石的机会。 2.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是我国胆管结石的主要病因。另外,肝吸虫病和鞭毛虫病也可以引起胆道壁损伤,并引起胆道感染。此外虫的残体和虫卵可形成结石核心,成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形成条件。 3.胆汁成分改变:胆汁酸能防止或减少胆红素钙的沉淀,而糖蛋白去易成为结石的支架。 4.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能使胆红素钙生成加快,且使胆囊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糖蛋白,从而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5.饮食: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可影响胆道的正常防卫能力,而且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使胆汁中葡萄糖二酸内酯减少,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减弱,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易发生胆红素沉淀而形成胆色素类结石。 6.胆道系统先天性异常: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所导到的胆流障碍均易在该部发生胆结石。什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状态在胆色素结石的病人中是常见的。

  • 可能疾病: 小儿胆道蛔虫症 胆管结石与胆管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肝胆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