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什么是原发性骨质疏松
补充说明:什么是原发性骨质疏松
2024-08-24 21: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骨形成减少和/或骨吸收增加,从而引起骨密度降低。这些因素包括雌激素缺乏、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维生素D不足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通常无明显症状,在骨折风险增加前可能不易察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等症状。
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常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骨密度来评估。此外,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检测也是常规检查项目。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例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等。
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或早绝经的女性,同时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2024-08-26 09:0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