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岩骨斜坡脑膜瘤有术后症状
补充说明:岩骨斜坡脑膜瘤有术后症状
2023-08-28 15:3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岩骨斜坡脑膜瘤可能会有头痛、癫痫发作、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脑神经损伤等症状。
1、头痛
岩骨斜坡脑膜瘤是一种生长在脑膜上的肿瘤,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压迫到脑膜,引起头痛。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2、癫痫发作
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可能会压迫到脑神经,引起癫痫发作,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神经功能障碍
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意识障碍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颅内压增高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脑膜瘤的体积持续增大,容易引起颅内压增高,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甘油果糖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开颅手术进行切除治疗。
5、脑神经损伤
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可能会导致脑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引起脑神经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头颅CT、核磁共振等检查方法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2023-08-28 20:1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解剖学上认为岩骨斜坡区是指由蝶骨、颞骨和枕骨所围成的区域,这些骨构成了颅底的中、后颅窝。发生于此区的脑膜瘤,不同的作者又将其细分为海绵窦脑膜瘤、中颅窝脑膜瘤、脑桥小脑角脑膜瘤、岩骨尖脑膜瘤、斜坡脑膜瘤、枕大孔区脑膜瘤等。而位于后颅窝上2/3斜坡和内听道以内岩骨嵴的肿瘤,由于其位置深在,常累积多条脑神经及血管结构,手术难度大,近年来愈引起更多学者的重视。因此,有学者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方向、临床表现和手术入路的不同,将该区肿瘤分成三型: 斜坡型 由岩骨斜坡裂硬膜内集居的蛛网膜细胞群长出,向中线发展至对侧。瘤体主要位于中上斜坡,将中脑、脑桥向后压迫。由脑膜垂体干、脑膜中动脉脑膜支、椎动脉斜坡支参加供血。岩斜型 肿瘤由岩骨斜坡裂长出向一侧扩延,瘤体主要位于中斜坡及小脑脑桥角,肿瘤主要由脑膜垂体干、椎动脉枕支和斜坡支、枕动脉岩骨支供血。蝶岩斜坡型 肿瘤由蝶骨斜坡裂长出,向外侧延伸至蝶鞍旁、中颅窝、岩骨尖,经小脑幕裂孔向鞍背发展。脑血管造影显示脑膜垂体干、脑膜中动脉脑膜支、咽升动脉斜坡支参加供血。
丙戊酸钠缓释片
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1.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2.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3.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