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外伤颅内积气一周后流鼻涕怎么办
补充说明:外伤颅内积气一周后流鼻涕怎么办
2024-07-04 10: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外伤颅内积气一周后流鼻涕可以采取药物治疗、鼻腔冲洗、手术治疗等措施进行处理。
1.药物治疗
针对外伤引起的颅内积气及流鼻涕症状,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感染,缓解炎症反应。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或干扰其蛋白质合成来发挥作用,从而减少鼻腔分泌物并改善流鼻涕的症状。适用于由细菌感染导致的颅内积气和流鼻涕情况,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的过敏反应。
2.鼻腔冲洗
对于外伤后的颅内积气和流鼻涕,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通常每日多次进行,以清除鼻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鼻腔冲洗利用水流的力量清洁鼻腔,同时有助于稀释黏液,减轻鼻塞和流涕的症状。适用于因外伤导致的颅内积气和轻度流鼻涕,特别是当伴有大量分泌物时。
3.手术治疗
严重颅内积气或合并其他并发症时,可能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手术的具体类型取决于损伤部位和程度。开颅手术直接暴露受损区域,移除积聚气体并修复任何破裂血管或组织。此方法旨在迅速解除压迫并恢复脑功能。适用于严重的颅内积气伴随神经功能障碍或其他紧急状况,必须立即进行。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颅内压力。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以增强免疫力。
2024-07-04 17:4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流鼻涕是鼻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可经前鼻孔流出,也可后流入鼻咽部。流入后鼻孔,经鼻咽、口腔吐出者称后流鼻涕。正常鼻腔中只有少量黏液,呈湿润状态,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鼻腔有病变时可以引起鼻分泌物性质和量的改变。鼻腔分泌物外溢时,称为流鼻涕。
症状起因:流鼻涕最多见于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常见的流鼻涕的原因包括: 1、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现脓涕 。 2、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4、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 ,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 ,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7、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摄鼻窦X线片或者CT。 8、涕中带血可以参照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9、其它原因还包括脑脊梁液鼻漏,萎缩性鼻炎等,后者以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 伤风感冒引起流鼻涕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为什么有的人感冒好了还经常流鼻涕?感冒时流涕称急性鼻炎,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为清水样的,3~5日后渐为脓涕,1~2周后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粘膜长期充血肿胀甚至肥厚,即为慢性鼻炎,就会经常流鼻涕了。 鼻内有涕时应叫孩子自行擤出。要有正确的擤鼻方法,按住一侧鼻孔,一侧一侧地擤。同时要在鼻腔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副鼻窦内鼻涕不易擤出,而鼻腔内脓涕可进入副鼻窦内,也可进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 鼻内滴入麻黄素之类的血管收缩药可使涕减少,但萎缩性鼻炎患者不可用此类药物。滴药时要防止药液流入口中,因孩子感觉到苦味,以后不会再让滴药。同时,为使药液均匀滴入鼻腔,而不至于迅速地流出来,也必须要有正确的滴药姿势。鼻涕过多的副鼻窦炎,可到医院作换置疗法或穿刺灌洗法治疗。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耳鼻喉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健胃十味丸
暖胃助消。用于寒热积聚,消化不良,胃胀不适,呕吐泄泻。
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
1.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神经功能障碍及记忆力减退。2.先天性脑发育不全,儿童智能发育迟缓,老年性痴呆。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