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直接胆红素偏高怎么办才可以降下来
补充说明:直接胆红素偏高怎么办才可以降下来
2024-08-24 23:5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吴鹏波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吴鹏波,医学博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任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肿瘤营养专家委员会委员。迄今为止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项,参加省部级课题3项。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 6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主编专著1部。 消化内科专业擅长: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幽门螺旋杆菌、胃肠息肉、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诊疗。 内镜方面擅长:消化内镜常规检查、急性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术、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
提问
直接胆红素偏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手术治疗等措施来降低。
1.药物治疗
直接胆红素偏高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药物。例如,熊去氧胆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这些药物通过改善肝脏功能,增加胆汁排泄来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适用于因肝胆疾病导致的直接胆红素升高,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
2.饮食调整
建议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的摄入量。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间接降低胆红素水平。适用于非病理性的直接胆红素升高,如长期饮酒、肥胖等因素引起的。
3.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胆道梗阻或结石引起的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或胆管探查术。手术旨在解除胆道梗阻,恢复胆汁正常流动,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适用于由胆道系统疾病导致的直接胆红素升高,如胆石症、胆管癌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包括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以维护肝脏健康。定期复查血液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也是必要的。
2024-08-26 09:2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感染。胆道感染是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感染时胆道中的细菌释放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出葡萄糖醛酸,其游离胆红素与钙盐结合发生沉淀。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虽然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酶,但含量比较少,同时还存在葡萄糖1,4-螺旋内酯等结抗物,所以不呈现酶的活性。但当胆道发生感染时不仅胆汁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而且大肠杆菌、类杆菌、梭形芽孢杆菌感染可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酶。这样β-葡萄糖醛酸酶量的增加以及活性的增加可使大量结合性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它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颗粒。胆红素钙颗粒以脱落红胞、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黏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再者,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胆囊发炎,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在胆囊内储留时间延长,从而加速结石形成。另外IgA缺乏(人体内一种抗体缺乏)可使胆囊免疫功能减低,增加感染、形成结石的机会。 2.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是我国胆管结石的主要病因。另外,肝吸虫病和鞭毛虫病也可以引起胆道壁损伤,并引起胆道感染。此外虫的残体和虫卵可形成结石核心,成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形成条件。 3.胆汁成分改变:胆汁酸能防止或减少胆红素钙的沉淀,而糖蛋白去易成为结石的支架。 4.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能使胆红素钙生成加快,且使胆囊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糖蛋白,从而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5.饮食: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可影响胆道的正常防卫能力,而且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使胆汁中葡萄糖二酸内酯减少,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减弱,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易发生胆红素沉淀而形成胆色素类结石。 6.胆道系统先天性异常: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所导到的胆流障碍均易在该部发生胆结石。什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状态在胆色素结石的病人中是常见的。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