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有什么好的方法
补充说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有什么好的方法
2024-08-24 21:4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采取抗凝治疗、血小板输注、血浆置换等方法进行治疗。
1.抗凝治疗
使用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等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来减少血液凝固,防止微循环阻塞。适用于已确诊为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且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
2.血小板输注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考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物以提高血小板水平。补充缺乏的血小板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止血功能,预防出血风险。适用于因血小板减少导致严重出血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
3.血浆置换
采用血浆分离器将患者的血液分隔成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然后去除异常成分并输入新鲜冷冻血浆。通过清除体内的促凝物质和炎症因子,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凝血亢进。适用于病情进展迅速、有明显器官衰竭症状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保持皮肤完整性,避免外伤,以防加重出血倾向。
2024-10-24 22:51
举报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采取抗凝治疗、血小板输注、血浆置换等方法进行治疗。
1.抗凝治疗
使用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等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来减少血液凝固,防止微循环阻塞。适用于已确诊为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且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
2.血小板输注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考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物以提高血小板水平。补充缺乏的血小板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止血功能,预防出血风险。适用于因血小板减少导致严重出血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
3.血浆置换
采用血浆分离器将患者的血液分隔成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然后去除异常成分并输入新鲜冷冻血浆。通过清除体内的促凝物质和炎症因子,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凝血亢进。适用于病情进展迅速、有明显器官衰竭症状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保持皮肤完整性,避免外伤,以防加重出血倾向。
2024-08-26 09:0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肾病综合症病人容易出现高凝状态的原因很多,包括血中促聚集的和促凝因子均增加,而抗聚集、抗凝和纤溶机制受损,以及静脉瘀血,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血液浓缩,血液黏滞度增加,激素和利尿剂的使用。肾病综合症高凝状态最直接的证据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高。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分解代谢速率正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高是其合成增加所致。此外,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也明显上升。血浆纤维蛋白原及代谢紊乱可以随着肾病综合症的恢复而消失。凝血因子Ⅴ、Ⅶ、Ⅷ、Ⅹ也升高,可能与肝脏合成升高有关。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也是肾病综合症出现高凝状态原因之一,这可能与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血小板膜防止血小板聚集的涎酸糖蛋白含量减少有关。纤溶和抗凝系统异常有纤溶酶原水平下降(虽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水平升高),a2—巨球蛋白升高,以及抗凝血酶Ⅲ下降(从尿中丢失)。抗纤维蛋白溶酶、抗胰蛋白酶a1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因子、内皮源性前列环素刺激因子同样减少。肾病综合症时蛋白C和蛋白S水平多正常或增高,但其活性降低,从而产生高凝状态。
就诊科室:血液
氨甲环酸片
本品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高纤溶状态,在未肝素化前,慎用本品。本品尚适用于:①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肝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②用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及尿激酶的拮抗物; ③人工流产、胎盘早期剥落、死胎和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④局部纤溶性增高的月经过多,眼前房出血及严重鼻出血;⑤用于防止或减轻因子VIII或因子IX缺乏的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后的出血; ⑥中枢动脉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蚓激酶肠溶胶囊
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使过高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凝集率降低,改善症状并防止病情发展。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