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血糖升高> 血糖升高了怎么办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血糖升高了可以采取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中药调理等方法进行治疗。
1.饮食疗法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比例,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例如,可适当增加蔬菜、豆类等食物的摄入量。适用于轻度血糖偏高且希望通过饮食管理来改善情况的人群。
2.运动疗法
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降低体内脂肪含量,提高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辅助控制血糖水平。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适合那些希望借助生活方式改变来改善血糖控制但不想立即开始药物治疗的人。
3.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可以促进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及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进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常见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适用于单靠饮食和运动难以控制血糖升高的患者。
4.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能迅速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具有抢救作用。常用的胰岛素制剂包括人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主要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以及经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者。
5.中药调理
某些中药成分能够调节机体代谢过程,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起到一定的降糖效果。例如黄连、葛根等中药材可用于缓解血糖偏高症状。适用于轻度血糖偏高且希望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情况的人群。
在血糖升高时,应避免食用高糖食品,如糖果、甜点,并确保均衡饮食以维持健康体重。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是关键所在。

2024-05-04 16: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糖升高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升高常见于糖尿病。

  • 症状起因: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较多,可变因素复杂,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一些:(1)情志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失调,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2)饮食不调,饮食过量,使血液中游离葡萄糖增多,以致血糖升高;饮食不足(饥俄时),促进糖的异生,引起血糖增高。(3)各种应激,剧烈运动、疼痛、全身麻醉、外伤、寒冷、疲劳等各种应激时,体内对抗胰岛素的各种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加速糖原分解,血糖升高。(4)药物因素.口服降糖药(尤其磺脲类药)或胰岛素过量,引起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反应,即苏木杰反应。重症糖尿病患者停用胰岛素后,或药物剂量不足,由于高血糖引起高渗性利尿及脱水,血容量减少,刺激肾上腺分泌,而产生反应性高血糖。(5)出现黎明现象时,血糖升高。(6)产生胰岛素抵抗时,血糖升高。(7)并发各种感染时,可引起血糖升高。如感冒,泌尿系感染等。(8)辅助药物如利福平等,亦可使血糖增高。

  • 可能疾病: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血色病性心肌病  库欣综合征  血色病  绝经期关节炎  

  • 常见检查: 腰臀围比例  葡萄糖氧化酶生化分析仪法  阿托品抑制GH试验  血清胰高血糖素  血糖仪试纸带法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法  

  • 就诊科室:内分泌

适用药品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

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I)

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适合使用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血糖控制(参见临床试验)。 使用限制 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尚未在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中进行本品的研究。尚未确定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是否会增加胰腺炎发生的风险(参见注意事项,胰腺炎)。

奥利司他胶囊

奥利司他胶囊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奥利司他胶囊具有长期的体重控制(减轻体重、维持体重和预防反弹)的疗效。服用奥利司他胶囊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

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Ⅰ)

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 适合使用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血糖控制(参见临床试验)。 使用限制 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尚未在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中进行本品的研究。尚未确定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是否会增加胰腺炎发生的风险(参见注意事项,胰腺炎)。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