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自汗盗汗> 自汗盗汗吃什么中成药

医生回答(1)

李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自汗盗汗常用的中成药有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玉屏风散、牡蛎散、浮小麦等,需对症用药。

1、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由熟地黄、盐知母、盐黄柏、醋龟甲、猪脊髓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等症状。感冒发热及虚寒性病症不宜服用。

2、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药物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等症状。

3、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由防风、黄芪、白术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用于治疗表虚自汗,恶风或体虚易感风邪者。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牡蛎散

牡蛎散由牡蛎、黄芪、浮小麦组成。具有固表敛汗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小便频数等症状。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浮小麦

浮小麦是一味收涩药,具有益气、除虚热、止汗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失眠多梦、体虚多汗等病症。浮小麦味甘,性凉,归心、脾、肾经,具有养心益肾、除虚热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失眠多梦、体虚多汗等病症。

建议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不可私自用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服药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若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2023-11-03 21: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盗汗 (寝汗)

将睡眠中出汗,醒后汗自停的现象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 症状起因: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 可能疾病: 艾滋病导致的肺结核 虚劳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