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医生回答(1)

毛微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肿瘤科

提问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症状包括腹痛、腹部肿块、体重减轻、发热以及血小板减少,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肝脏恶性肿瘤,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于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侵犯肝脏组织,导致炎症反应和胃肠功能紊乱。腹痛通常出现在右上腹部,也可见于全腹。
2.腹部肿块
肿块形成是肿瘤细胞增生所致,在体表可以触及到异常隆起。肿块多位于肝脏表面,质地可能坚硬且移动性差。
3.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可能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有关,当肿瘤生长迅速时,会快速消耗患者体内营养物质。体重下降往往伴随着食欲减退,长期下去会导致身体虚弱、乏力等症状。
4.发热
发热主要是因为肿瘤坏死引发的炎症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发热常呈持续高热状态,可伴有出汗不缓解。
5.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有关,此时巨核细胞受到抑制,无法正常产生血小板。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出血倾向,严重者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
针对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酒精和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定期复查并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

2024-04-30 12: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管内皮瘤 (恶性血管肉瘤,血管内皮肉瘤)

骨原发性恶性血管内皮瘤又称血管肉瘤或血管内皮肉瘤,极为少见。最早是Kokodny于1926年报道,至1971年国外文献仅达百例,国内少见报道。Huvos提出的定义是指“于肿瘤中形成不规则但互相吻合的管腔,以一层或数层不典型内皮细胞为边界,具有间变不成熟表现的肿瘤细胞”。Spjut提出:“血管内皮肉瘤系少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骨的血管系统细胞或其前体细胞,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肿瘤细胞表现,并有形成弯曲而互相吻合的血管倾向”。本病占骨肿瘤的0.1%~0.4%,占恶性骨肿瘤的0.5%~1%,占原发性脊柱肿瘤的4.2%。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10~40岁者占70%。此病多为单发,偶有多发。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脊柱少见,主要位于胸、腰椎及骶椎,颈椎偶见个案报道。肿瘤由骨血管内皮细胞或向内皮分化的间叶细胞所组成。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较早发生肺转移。

  • 多发人群:中青年

  • 临床检查:CT检查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