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胆囊切除后脂肪泻怎么办
补充说明:胆囊切除后脂肪泻怎么办
2023-09-23 06:2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胆囊切除后脂肪泻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肠道菌群调节剂、中医理疗、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进行治疗。
1、饮食调理
胆囊切除后,胆汁分泌会相应地减少,而胆汁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所以会出现脂肪泻的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脂肪泻的症状加重。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香蕉等,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脂肪泻的情况。
2、药物治疗
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消化酶片、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脂肪泻的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乳酸菌素片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不适症状。
3、肠道菌群调节剂
肠道菌群调节剂主要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达到治疗脂肪泻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
4、中医理疗
患者也可以通过中医理疗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比如针灸、艾灸、按摩等,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辅助治疗脂肪泻的目的。
5、改善生活习惯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粪便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进行腹部B超检查等。
2023-09-24 20:1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可引起脂肪泻的疾病,大致有下列几种: 胰腺病变中的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脂酶明显下降,导致脂肪消化不良,造成大量的脂肪类物质从大便中排出。 胆道阻塞病变中的肝外胆道阻塞、或肝内胆道阻塞。因为胆道阻塞最易引起胆汁滞留,胆汁成份改变,致使肠腔内的胆酸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脂肪水解和脂肪酸分解的消化作用,迫使脂肪从大便排出、发生脂肪泻。 小肠疾病中的小肠广泛切除,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动脉硬化引起的小肠缺血、肠道脂代谢障碍综合症以及嗜酸细胞性胃肠炎、食物过敏症等,都有可能损伤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消化功能发生脂肪泻。 内分泌疾病中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甚至在少数甲亢病人中也会发生脂肪泻。这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很容易引发脂代谢障碍,则出现脂肪泻。还有如β脂蛋白血症、γ球蛋白血症、胃大部分切除后,以及硬皮病也容易引起脂肪代谢功能降低而出现脂肪泻。
可能疾病: 原发性淋巴瘤 拉肚子 热带口炎性腹泻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就诊科室: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