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截瘫> 截瘫截肢需要麻醉吗

精选回答(1)

卢祖能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神经内科疾病

提问

截肢手术本身会带来剧烈疼痛,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避免患者因疼痛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麻醉是关键环节。

  • 截瘫是指脊髓横断性损害造成的两侧损害平面以下神经功能丧失,所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虽然截瘫患者截瘫平面以下感觉会减退或消失,但手术部位的神经末梢依然存在,当进行截肢手术时,切割、分离组织等操作会刺激这些神经末梢,产生强烈的痛觉信号。如果不进行麻醉,这些痛觉信号会通过神经传导至脊髓和大脑,引发患者身体的应激反应。例如,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而且,长时间的剧痛会使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身体分泌大量应激激素,进一步扰乱体内的内环境稳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 截肢手术对患者而言是重大创伤,本身就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若手术过程中还要承受剧痛,无疑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创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麻醉的使用可以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或痛觉明显减轻的状态,极大地缓解患者的心理恐惧,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手术,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截瘫面临截肢手术的患者,建议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患者要详细告知医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包括截瘫的原因、平面、伴随的其他疾病等,以便医生制定最合适的麻醉方案。同时,患者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避免因过度紧张影响手术效果。术后若出现疼痛异常、伤口感染等问题,及时向医生反馈。

2025-02-07 17: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截瘫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 症状起因:一、 外伤型:多由脊椎外伤、骨折和脊髓损伤而成。 二、 脊髓压迫型:骨质压迫所致有骨质增生,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手术致伤等。 三、 脊髓变性型:包括脊髓软化、空洞、萎缩多由炎症及压迫型转化所致。

  • 可能疾病: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 瘫痪 胸椎椎管狭窄症 脊柱侧凸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脑外科、骨科、普外科、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王智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倪少滨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徐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