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术后切口疝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术后切口疝可能是腹内压增高、手术后组织愈合不良、腹壁肌肉薄弱、腹壁缺损、腹壁感染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腹内压增高
腹内压增高通常由慢性咳嗽、排尿困难等原因引起,会导致腹腔内的压力高于正常水平。当腹腔内压力超过腹壁强度时,就会导致腹腔内容物通过腹壁缺陷突出形成切口疝。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降低腹内压药物进行缓解,如红霉素肠溶片、氢片等。
2.手术后组织愈合不良
手术后组织愈合不良是指手术切口处的伤口未能正确愈合并出现裂开的情况,可能导致腹壁结构不完整,从而增加切口疝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切口护理,包括定期换药和适当加压包扎,以促进伤口愈合。
3.腹壁肌肉薄弱
腹壁肌肉薄弱可能由于年龄增长、肥胖等因素导致腹部肌肉力量下降,无法有效支撑腹腔内部脏器,从而增加了发生切口疝的风险。对于腹壁肌肉薄弱引起的切口疝,可通过康复训练增强腹肌力量,如腹式呼吸练习、腹肌收缩运动等。
4.腹壁缺损
腹壁缺损指腹壁上的一个区域没有正常的组织连接,这可能是先天畸形或后天损伤造成的。这种状况使得腹腔内容物容易从缺损处向外膨出,形成切口疝。如果确诊为腹壁缺损所致切口疝,应尽早修补缺损以防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修补术或腹腔镜下修补术。
5.腹壁感染
腹壁感染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腹壁软组织炎症,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纤维化,进而削弱腹壁的完整性,增加切口疝发生的概率。治疗腹壁感染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来控制感染。
术后切口疝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检查或CT扫描以评估切口疝的发展情况。

2024-10-31 14: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切口疝

切口疝(incisionalhernia)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腹部切口突出的疝。是剖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以下腹部中线切口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腹部纵行切口区,见于切口裂开、感染、二期愈合的切口,少数发生于没有切口裂开病史而出现在手术后较长时间后。发病率通常为1%以下,但切口感染发病率可达10%。

推荐医生更多

李景瑞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