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 > 什么是肝晕迷

精选回答(1)

于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肝胆疾病,胃肠疾病,食管疾病等。

提问

肝昏迷是肝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表现,通常由肝性脑病引起。
肝昏迷主要是由于肝脏代谢能力下降,导致体内氨等有毒物质积聚,影响大脑正常功能。当血氨浓度升高超过大脑耐受范围时,就会出现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行为异常、性格改变、定向力丧失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深度昏迷,伴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等情况。
对于怀疑患有肝昏迷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肝功能测试、脑电图以及头颅CT扫描等。针对肝昏迷,首要措施是降低血氨水平,可通过口服乳果糖来促进肠道内细菌发酵产生有机酸,减少氨的吸收;同时,静脉注射精氨酸有助于清除血液中的氨。此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使用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控制乙型肝炎。
肝昏迷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摄入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和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评估肝功能状态。

2024-07-12 17: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性脑病 (肝脑变性综合征,肝昏迷,门体脑病,肝性昏迷)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