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尿床> 小儿尿床怎样治

精选回答(1)

张洪科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新生儿先天胃肠道畸形、小儿普外、小儿肝胆胰疾病等疾病诊疗。

提问

小儿尿床可以通过行为疗法、药物治疗、膀胱训练等措施进行治疗。
1.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包括使用闹钟定时叫醒孩子、白天增加水分摄入量等。例如,在晚上设定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以帮助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通过逐步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夜间遗尿情况。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旨在提高孩子的自控制能力。适用于那些由于睡眠过深导致的偶然性尿床,以及缺乏适当排尿习惯的小孩。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包括使用去醋酸去去氨加压素片、盐酸奥昔布宁等药物。如医生开具处方后按医嘱服用去醋酸去去氨加压素片,通常为睡前口服。这些药物可以调节体内抗利尿激素水平,减少夜间尿液分泌,从而降低尿床的发生率。其作用是通过影响身体内部的生理机制来达到效果。对于因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的持续性尿床,或者合并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患儿,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辅助手段。
3.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包括定期让孩子在白天增加饮水量,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去厕所排尿。例如,每天固定时间让小孩多喝水,然后每半小时提醒去上厕所。这种训练有助于增强膀胱肌肉的控制力,减少夜间尿床的发生。它通过逐渐扩大膀胱容量和加强排尿意识来实现效果。适用于那些由于膀胱容量小而导致频繁尿床的孩子,以及那些已经建立了良好排尿习惯但仍然偶尔尿床的情况。
除了上述方法外,家长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惩罚或责备孩子,以免加重心理压力。同时,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确保没有潜在的健康问题影响到正常的排尿功能。

2024-09-02 10: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床 (遗尿症)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王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曙光医院

张浩军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尤新华 主治医师

提问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刘毅东 主任医师

提问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张树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男健医院

张全复 医师

提问

沈阳沈大医院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