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干槽症的症状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干槽症的诊断通常基于剧烈疼痛、牙龈肿胀、口腔异味、咀嚼困难以及口腔出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1.剧烈疼痛
当发生干槽症时,由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受到刺激,会导致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拔牙窝处,可能为持续性或阵发性,有时可放射至颌部。
2.牙龈肿胀
干槽症是由创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局部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会刺激周围组织,引发肿胀。肿胀一般出现在拔牙后数小时开始,逐渐加重,可达颊侧黏膜下。
3.口腔异味
干槽症患者由于细菌大量繁殖产生腐败坏死物质,这些腐败坏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被吸收后,在体内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引起口腔异味。口腔异味通常源于拔牙窝内的腐败坏死组织,尤其是在呼吸时更为明显。
4.咀嚼困难
干槽症会引起剧烈疼痛,导致咀嚼肌紧张,进而影响咀嚼功能。咀嚼困难主要表现在患侧,特别是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尤为明显。
5.口腔出血
干槽症严重时可能导致牙槽骨壁受损,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形成口腔出血。出血多发生在拔牙术后24-36小时内,且难以自行止住。
针对干槽症的症状,建议进行口腔检查以确定诊断。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拍摄X光片来评估受影响区域的情况。治疗措施包括彻底清除腐败坏死组织,然后使用碘仿纱条填塞拔牙窝直至愈合。此外,患者应避免刷牙或触碰患处,以免加剧疼痛和延长愈合时间。

2024-12-06 14: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干槽症 (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

干槽症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