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电解质紊乱可能表现为脱水、喂养困难、呕吐、嗜睡、抽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电解质失衡,需及时就医。
1.脱水
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过多而未及时补充,导致血液渗透压增高,血容量减少。此时身体为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减少液体流失,降低细胞外液浓度,故会减少尿液排出。主要表现为眼泪减少、口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等症状。
2.喂养困难
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使新生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感,进而抗拒进食。此症状通常发生在口腔和食道区域,可伴随腹泻或便秘。
3.呕吐
电解质失衡会影响胃肠平滑肌的正常活动,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和呕吐。呕吐物多呈绿色或黄绿色,可能伴有奶瓣或食物残渣,严重时甚至呈咖啡色样物质。
4.嗜睡
电解质紊乱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引发睡眠障碍,进一步发展成嗜睡状态。嗜睡状态通常出现在新生儿头部后方,但意识水平较低,难以被唤醒。
5.抽搐
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会引起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当高钙血症时则会诱发肌肉收缩,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抽搐的发生。抽搐通常突然发生,可在任何部位出现,包括面部、手臂或腿部,持续时间不一,有时伴随着意识丧失。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液电解质检测以评估钠、钾、氯等离子的浓度是否正常。新生儿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来纠正电解质失衡。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确保其充足的休息,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度限制液体摄入以防加重脱水。

2024-11-29 14: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脱水

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