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介入效果怎么样

肝血管瘤介入效果怎么样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肝血管瘤介入效果怎么样

补充说明:肝血管瘤介入效果怎么样

2025-01-23 21:25

肝血管瘤 瘤体 血管瘤 血管 肝脏 腹痛 腹胀 肝脏功能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蔡磊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诊治肝胆外科常见病,如肝胆胰肿瘤、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胰腺炎、消化道出血、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等重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等手术。

提问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对于早期肝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但对于病情较为复杂严重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 对于瘤体较小、数量较少且位置相对表浅的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效果良好。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供应血管瘤的血管,使瘤体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较小的瘤体,其血供相对单一,栓塞剂能够较为精准地阻断其营养供应,促使瘤体逐渐萎缩。这类患者在介入治疗后,恢复相对较快,对肝脏正常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一般经过数天至几周的恢复,身体状况就能明显改善,瘤体缩小的效果也较为可观,能有效缓解因肝血管瘤可能引起的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然而,对于病情严重的肝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若瘤体巨大,其血供往往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多支供血血管,介入治疗难以完全栓塞所有供血血管,导致部分瘤体组织仍能获得血液供应,瘤体缩小不明显。此外,巨大瘤体在缺血坏死后,可能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甚至引发肝功能损害。对于多发的肝血管瘤,尤其是弥漫分布于肝脏的情况,介入治疗可能无法对所有瘤体进行有效处理,容易遗漏部分瘤体,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对于考虑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肝脏增强CT、MRI等,准确评估瘤体的大小、数量、位置及血供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后,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等,监测瘤体变化及肝脏功能恢复情况。

2025-01-23 21: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hemangiomas)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趋势,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治疗。肿瘤见于肝脏任何部位,常位于包膜下,多为单发(约10%为多发),肿瘤直径多小于4cm,但亦可小至数mm,个别大至30cm者。肿瘤表面呈暗红或紫色,外有包膜,切面呈海绵状。有时血管瘤内可见血栓形成和瘢痕,偶有钙化。显微镜下血管瘤是一内壁为不同大小的扁平内皮细胞的血管管道构成交通的空隙网,其中含红细胞,有时可见新鲜的机化血栓。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