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蛋白质> 尿蛋白质高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孙国辉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肾内科疾病

提问

尿蛋白质高可以通过低蛋白饮食、口服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措施进行治疗。
1.低蛋白饮食
低蛋白饮食包括减少动物性食品摄入,如肉类、海鲜等,增加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例如,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低蛋白饮食可以减轻肾脏负担,降低尿液中蛋白质含量。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漏出增多,因此控制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改善症状。适用于慢性肾病引起的尿蛋白升高,特别是早期阶段,以减缓疾病进展。
2.口服降压药
口服降压药包括利血平、美托洛尔等,需根据医生指导调整剂量。例如,每天定时服用一次利血平片。降压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等方式来降低血压,从而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减少尿液中的蛋白质泄漏。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因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尿蛋白增高,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需要按医嘱定期服药。例如,每天分两次服用卡托普利片。这类药物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减少醛固酮分泌,进而减少尿液中的蛋白质。对于某些类型的肾炎,如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尤为有效。适用于糖尿病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引起的尿蛋白升高,可延缓病情发展。
此外,建议患者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出,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2024-08-26 09:2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