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喂养性黄疸> 喂养性黄疸怎样才能治疗

精选回答(1)

陈芬荣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擅长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尤其擅长小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

提问

喂养性黄疸可以采取增加喂奶量、光疗、换血疗法等措施进行治疗。
1.增加喂奶量
针对新生儿轻度的喂养性黄疸,可以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喂养频率和量。频繁进食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适用于大多数轻度的喂养性黄疸情况,特别是对于早产儿或有其他健康风险的婴儿。
2.光疗
使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通常在医院中进行。例如,采用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蓝光能够激活体内的酶,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从而易于排出体外。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包括严重的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以及某些疾病引起的黄疸。
3.换血疗法
通过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洗涤红细胞来替换部分或全部患儿的血液。如使用白蛋白溶液稀释后输入。此方法可迅速减少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浓度,缓解黄疸症状。当新生儿存在严重高危因素时,如重度溶血性黄疸或其他合并症,可能需要紧急实施换血疗法。
在处理喂养性黄疸时,应密切监测宝宝的体重增长和黄疸程度变化。同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024-08-26 09: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母乳性黄疸 (喂养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