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喂养性黄疸怎样才能治疗
补充说明:喂养性黄疸怎样才能治疗
2024-08-24 22: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喂养性黄疸可以采取增加喂奶量、光疗、换血疗法等措施进行治疗。
1.增加喂奶量
针对新生儿轻度的喂养性黄疸,可以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喂养频率和量。频繁进食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适用于大多数轻度的喂养性黄疸情况,特别是对于早产儿或有其他健康风险的婴儿。
2.光疗
使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通常在医院中进行。例如,采用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蓝光能够激活体内的酶,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从而易于排出体外。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包括严重的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以及某些疾病引起的黄疸。
3.换血疗法
通过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洗涤红细胞来替换部分或全部患儿的血液。如使用白蛋白溶液稀释后输入。此方法可迅速减少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浓度,缓解黄疸症状。当新生儿存在严重高危因素时,如重度溶血性黄疸或其他合并症,可能需要紧急实施换血疗法。
在处理喂养性黄疸时,应密切监测宝宝的体重增长和黄疸程度变化。同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024-08-26 09:1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当飞利肝宁胶囊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内蕴证者,症见脘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胁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水飞蓟宾胶囊
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的肝功能异常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