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增生症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症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子宫内膜增生症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

补充说明:子宫内膜增生症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

2024-07-08 12:12

子宫内膜 手术 孕激素 黄体酮 孕酮 黄体期 子宫内膜增生 生育能力 刮宫术 宫颈 出血 当归 白芍 活血化瘀 针灸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佘小芳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擅长: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提问

子宫内膜增生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的子宫内膜增生症,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甲羟孕酮等。这些药物可以调节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孕激素能够模拟正常月经周期中的黄体期,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从而达到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目的。适用于轻度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特别是那些希望保留生育能力或者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人群。
2.手术治疗
对于中重度的子宫内膜增生症,可能需要通过刮宫术来清除异常组织。刮宫术是将一根长管状器械插入宫颈进入子宫腔,然后刮取子宫内膜组织的过程。刮宫术可以直接去除异常的子宫内膜组织,同时也可以获取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病理检查以确定病变程度。适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以及存在不规则出血或其他症状时。
3.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通常采用中药调理,如当归、川芎、白芍等组成活血化瘀方剂。此外,针灸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症状。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增生症多由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通过中药和针灸可以调整身体内部环境,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轻至中度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尤其是注重整体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人群。
在接受任何一种治疗前,应确保充分了解其风险和效果,并遵循医嘱进行。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7-08 16: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体酮

孕酮(progesterone,P)是21C类固醇激素,由胆固醇经孕烯醇酮通过异构酶转化而成。在非妊娠妇女,卵巢中的卵泡膜细胞产生P,妊娠期间,P则主要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层分泌,故血中P水平主要与胎盘重量及血液灌注量相关。孕早期上升较慢,13周后增快,足月时达高峰。在血中,P主要与皮质类固醇结合蛋白(CBG)及白蛋白相结合,血液中绝大部分P为结合型,极少数为游离型。孕酮主要在肝脏降解,被还原成孕二醇,孕二醇再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肾排出。P对调节月经周期和维持妊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分泌期的转化,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松弛子宫肌,降低对前列腺素和催产素的反应性;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P还有促乳腺腺泡增生,增加能量代谢,升高基础体温,促进水钠排除的作用。P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具有正、负反馈作用,可调控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排卵前小剂量孕酮协同E3诱发排卵前LH高峰出现,排卵后大剂量P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则呈现负反馈作用。

  • 相关疾病:闭经溢乳综合征  月经量多  无排卵型功血  

  • 注意事项: (1)标记品和标准品均由无水乙醇配制,容易挥发,应将盖子塞紧,贮于4℃冰箱。 (2)抗血清稀释成母液后应存放在4℃,切勿放-20℃低温处,以免反复冻融,降低抗...

  • 医院参考价:¥25-¥60

适用药品

桂枝茯苓胶囊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证,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胁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

岳英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