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维生素K> 维生素K口服有效吗

精选回答(1)

方晓茹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和饮食建议:如非药物医学营养减重,营养不良(肥胖或消瘦),胃肠功能障碍、肾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

提问

维生素K口服对某些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有效,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或血管损伤无效。
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辅酶,口服后能迅速被吸收并作用于肝脏。因此,对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新生儿出血症或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引起的出血,口服维生素K可以有效纠正凝血异常,促进止血。但已形成的血栓或血管损伤则需要其治疗方法,如抗血小板药物或溶栓治疗。在服用抗凝药物期间,应避免大量口服维生素K,以维持药物的抗凝效果。
若存在肝功能障碍、胆道梗阻等疾病,可能会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和利用,此时单纯口服维生素K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即使补充维生素K也可能难以改善凝血功能。
在选择维生素K治疗时,应考虑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并遵循医生建议。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请立即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K和其营养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2024-06-14 13: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K

维生素K(VitaminK,简称VitK)又称抗出血维生素,是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α,甲基-1,4-萘醌衍生物的总称,体内包括VitK1(叶绿醌)和VitK2(甲基萘醌类)。VitK1的化学形式是2-甲基-3-植基1,4-萘醌,也称为2-甲基-3-叶绿基-1,4-萘醌;而VitK2(简写为MK-n)为系列化合物,统称为甲基萘醌类,其侧链有一不饱和的多异戊烯基,根据侧链长短的不同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侧链上有6~10个类异戊二烯基的甲基萘醌(从MK-6到MK-10),其结构式如图1。此外,体外合成的VitK3(2-甲基-1,4-萘醌)本身不具备活性,在体内肝中可被烷化为MK4而有生物活性。  VitK是萘醌的衍生物,耐热、耐酸,为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但易被阳光和碱所破坏。VitK1为鲜黄色油状物,VitK2为鲜黄色结晶,可溶于甲醇、丙酮、苯、石油醚、氯仿等,VitK3为黄色结晶,溶于四氯化碳、氯仿、植物油、丙酮、苯和乙醇。VitK的衍生物如VitK3磷酸酯,琥珀酸酯或亚硫酸氢盐均为水溶性,而甲基荼氧醌乙酸酯对光不敏感。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