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怎样才能治疗

精选回答(1)

兰贝蒂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先心病介入封堵,肺动脉高压综合诊治

提问

心动过缓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电解质平衡调整等措施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心动过缓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冠心病等。针对不同病因,可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症状,可以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来提高代谢水平;而冠心病患者则可能需要服用硝酸甘油片以改善血液循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或扩张血管等方式,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从而缓解心动过缓的症状。适用于特定病因导致的心动过缓,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某些心血管疾病。
2.心脏起搏器植入
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过程中,将一个小型电子设备放置于胸腔内,连接至心脏肌肉,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跳恢复正常频率。心脏起搏器能够持续监测并提供适当的心脏电信号,确保正常的心跳节律,尤其适合严重的心动过缓患者。适用于严重的慢性心动过缓,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有效控制症状的情况。
3.电解质平衡调整
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动过缓,此时可以通过口服补钾盐溶液或静脉注射氯化钾注射液来纠正电解质失衡。维持正常的电解质平衡有助于保持神经传导和心脏活动的正常节奏,从而改善心动过缓。适用于因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心动过缓,如低钾血症。
在处理心动过缓时,应遵循医嘱,定期检查心电图和其他相关指标,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以减少不良影响因素的影响。

2024-08-26 09: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即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多发于40岁以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到。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被迫停止活动,轻者能够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并休息后逐渐恢复正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