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滋阴清热的中药有哪些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滋阴清热的中药包括知母、麦冬、天门冬、龟甲、生地黄等。由于滋阴清热的中药多需长期服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1.知母
知母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对于肺肾阴虚引起的潮热盗汗、咳嗽痰少、咯血等症有治疗效果。本品性寒质润,故外感风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2.麦冬
麦冬可用于治疗阴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失眠、咽喉肿痛、肠燥便秘等症状。对麦冬过敏者禁用。此外,麦冬不宜与藜芦同用。
3.天门冬
天门冬可缓解肺肾阴虚导致的干咳无痰、咽干口渴、潮热盗汗等症状。使用时应注意天门冬可能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4.龟甲
龟甲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心悸怔忡、虚风内动等病症。凡因阳虚气陷所引起的肠鸣泄泻以及食欲不振者忌服龟甲。
5.生地黄
生地黄主治热病伤阴、温邪挟湿证,常配伍石膏、知母等药。其性寒凉,所以脾胃虚弱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在滋阴清热的同时,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2025-02-17 13: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潮热

潮热是指发病按时而至,一日一次,按时而发,按时而止,如潮水按时来潮一样,故称为潮热。多为午后潮热,系阴虚、湿热、胃肠实热而引起。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