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后循环缺血> 治疗脑后循环缺血的药有哪些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治疗脑后循环缺血的药物包括丁苯酞、尼麦角林、尼莫地平、硝苯地平、氟桂利嗪等。由于脑后循环缺血可能涉及复杂的病理机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
1.丁苯酞
丁苯酞适用于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该药物能够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改善脑梗死的症状。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
2.尼麦角林
尼麦角林可用于脑血管障碍引起的供血不足。其能促进脑血管扩张和脑血流量增加,缓解因脑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耳鸣等症状。闭角型青光眼及主动脉瘤患者禁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
3.尼莫地平
尼莫地平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本品选择性地扩张正常人的脑血管,对脑皮质或大脑皮层下有明显的血管舒张作用。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哺乳期妇女如确需服用,应停止哺乳。
4.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可以用于高血压病合并脑后循环缺血。此药物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能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从而减轻脑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心力衰竭者、严重冠状动脉功能不全者、窦性心动过缓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以及Q-T间期延长者禁用。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电图。
5.氟桂利嗪
氟桂利嗪适用于脑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相关症状。本品能有效地预防偏头痛发作,改善脑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眩晕、呕吐等不适症状。孕妇及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心脏病人慎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
以上药物需要遵医嘱合理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对于脑后循环缺血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2024-03-15 06: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