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大便中有白色粘稠物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大便中出现白色粘稠物可能是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胆囊炎或胰腺炎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上述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长期存在炎症反应,使肠道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白色粘稠物。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消化道疾病,由于胃肠动力异常导致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减慢,进而引起肠道内液体积聚和分泌增加,形成白色粘稠物。这些分泌物随着肠道蠕动被排出体外,表现为大便中带有白色粘液。针对肠易激综合征,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常用的心理行为疗法有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药物治疗则包括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壁的慢性炎症,当胆汁淤积时,可能会导致胆盐进入肠道,刺激肠黏膜分泌更多的水分和电解质,形成白色的粘稠物。这些分泌物随粪便排出体外,表现为大便中的白色粘液。对于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病变胆囊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常见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4.胰腺炎
胰腺炎患者的胰腺组织发生炎症,此时胰腺细胞受损,导致胰蛋白酶原提前激活,未完全水解的蛋白质进入血液循环并随着血液流入肠道,在肠道中被分解成肽类物质,与脱落上皮细胞共同形成白色粘稠物。这些物质随着肠道蠕动被排出体外,表现为大便中的白色粘液。轻至中度急性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方式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奥曲肽、生长抑素等药物抑制胰腺分泌。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进行结肠镜检查、血常规以及肝功能测试。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高脂、辛辣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症状发作。

2025-01-08 09: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他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应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诊疗。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

  • 多发人群:20~30岁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4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