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如何脑干出血?
补充说明:如何脑干出血?
a******W 2024-01-24 11: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干出血的治疗措施包括颅内压增高、脑水肿、抗凝治疗、脑干保护和针灸治疗。这些措施旨在控制出血、减轻脑干水肿和预防进一步的神经损伤。由于脑干出血的紧急性和复杂性,应立即就医并由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1.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可以使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等来缓解症状。此方法适用于因脑干出血导致的急性颅内高压患者。
2.脑水肿
脑水肿可通过使用皮质类固醇如、甲泼尼龙等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此方法适合于控制脑干出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肿胀。但需监测潜在副作用。
3.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通过预防血栓形成来改善血液循环,常用药物包括华法令、阿司匹林等。对于有血液凝固障碍的脑干出血患者有益。需要定期评估出血风险。
4.脑干保护
脑干保护涉及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措施针对脑干受损后的康复期管理。需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利用特定穴位刺激以调节气血流通,可能对中风后遗症有益。在脑干出血恢复阶段配合传统中医手法可辅助神经功能恢复。实施前应排除感染禁忌证。
脑干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须立即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同时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风险。
2024-04-14 16:1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其脑干出血量在15ml以下的,死亡率17.1%左右。脑干出血量在15ml以上,死亡率 81.8%左右。其中脑干出血量超过20ml以上的死亡率更高。出血量较少者(6~9ml左右),一般在大量应用白蛋白1~2周左右,意识障碍多有恢复,脑干功能障碍明显好转,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在中等量脑干出血(10~14ml左右)、症状较重者,大剂量持续应用白蛋白一般在3~4周左右,部分病人生命体症渐趋于平稳。
症状起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脑干出血多由高血压导致基底动脉中央支破裂引起。往往在数秒到数分钟内引起昏迷,可立刻昏迷、四肢瘫、针尖样瞳孔,数小时内死亡;水平眼球运动受累而垂直眼球运动佳,有的病例可以出现眼球上下跳动。对侧眼球出现5秒间隔的游动。病又往往出现四肢瘫,去大脑强直。有时可以出现中枢性高热、呼吸异常。出血可破入四脑室,血肿向腹侧扩展,导致居中的固定瞳孔,小的基底部出血可引起“闭锁综合征”;未累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小出血常常没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轻微,预后良好。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脑外科、急救、神经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