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血瘀是什么意思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血瘀是指血液在体内运行不畅或阻滞于某处,导致气血不能畅通的一种病理状态。
血瘀是由于气滞、寒凝、痰湿等多种原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使血液不能正常地运行于脉管之中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此时,气血郁结,易生痰浊,痰浊又可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加重血瘀的程度。血瘀常表现为疼痛、肿块、皮肤青紫、舌质暗红有瘀点等。疼痛多为刺痛,固定不移;肿块质地较硬,按之痛;皮肤可出现青紫色斑块;舌质暗红有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
可以通过血常规、血生化、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等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血液的凝固状态。此外,还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血流不畅的情况。治疗血瘀通常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这些方剂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血瘀引起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瘀的发生。饮食上宜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等。

2025-02-19 13: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气滞

气滞,病证名。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所致。随所滞之处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于经络则该经循行路线相关部位疼痛或运动障碍,或相应的症状。气滞过甚可致血瘀。

  • 症状起因: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饮食、年龄、环境、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6)近代研究发现,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影响气血运行。

  • 可能疾病: 子宫肌瘤 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间隔穿破 抑郁症 胸痹心痛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