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肌张力障碍> 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症状?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包括肌肉僵硬、运动迟缓、扭曲姿势、不自主运动以及疼痛性痉挛,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寻求神经科医生的帮助。
1.肌肉僵硬
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和过度放电导致持续性的肌肉收缩,进而引发肌肉僵硬的症状。这种不适感通常出现在颈部、背部或四肢,可能伴随局部紧绷感。
2.运动迟缓
运动迟缓可能是多巴胺减少所致。当大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缺乏时,会引起锥体外系的功能亢进,此时会出现运动迟缓的情况。患者可能会感到动作变慢,包括走路、举手等日常活动都变得困难。
3.扭曲姿势
扭曲姿势是由于大脑基底节区功能紊乱引起的,这些区域控制着肌肉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患者的身体姿态可能出现不自然弯曲或扭转,尤其是在站立或行走时更为明显。
4.不自主运动
不自主运动主要是由大脑基底核受损引起的,如丘脑、纹状体等结构病变会导致肌张力障碍,出现阵发性、不能自控的肌肉收缩。这些异常运动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通常集中在面部、手臂或腿部。
5.疼痛性痉挛
疼痛性痉挛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的,当神经元突然大量发放冲动时,会通过突触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使后者也产生冲动而发放,如此逐级传递下去,形成一连串的兴奋反应。痉挛时可伴有剧烈的疼痛感,常见于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
针对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症状,建议进行头颅MRI以评估大脑结构是否异常,还应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如肌电图和脑磁图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传导异常。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胆碱酯酶药异丙托溴铵、阿立哌唑等。患者应注意避免触发因素,保持规律的锻炼,同时遵循医嘱调整生活方式,确保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2024-04-06 21: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肌紧张不足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综合症)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csyndrome)简称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特点。尽管名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但肌张力的变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肌张力障碍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