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气喘> 儿童气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精选回答(1)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喘息,哮喘,过敏性鼻炎,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提问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常会暴露在许多病菌环境,有时感冒、咳嗽、流鼻涕都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如果发生频率太频繁,甚至会有「咳不停」「晚上咳嗽厉害」的状况,爸爸妈妈就要更加小心,孩子可能有「哮喘」的体质喔!

一、儿童哮喘比例:15.7%

根据研究,在2000-2007年间,20岁以下的孩子或青少年有哮喘的比率约为15.7%。平均6个小朋友就有一个孩子有哮喘!

二、哮喘有哪些症状呢?

儿童哮喘常以这些症状表现:

1.频繁咳嗽

2.夜咳

3.鸣喘声

4.呼吸急促

5.胸闷、胸痛

三、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因为气管、支气管、肺部产生「慢性发炎」的关系,让呼吸道产生狭窄,进而造成呼吸道阻塞。这样子的阻塞,就会看到孩子会出现喘、咳嗽咳不停,有时也会听见孩子发出鸣喘声。

四、为什么会哮喘?竟是过敏惹的祸

会产生这样的「慢性发炎」,跟过敏有很大的关系。研究发现,哮喘的孩子大约有8成是有过敏体质。

当过敏发生时,有些人手上脚上、眼皮、身体就会开始肿胀、发红。这是我们可以从外表看到的反应。哮喘也是一样,当哮喘发作时,呼吸道也会产生相似的反应,气管、支气管会开始肿胀、水肿。

由于呼吸道空间有限,当肿胀厉害时就会阻挡到空气进入肺部,就会造成孩子出现胸痛、喘、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也因为呼吸道狭窄的关系,孩子呼吸的时候就会听到像是吹口哨一样的鸣喘声。

五、哮喘要怎么治疗呢?

1.慢性哮喘治疗方式:吸入性的类固醇

由于哮喘是「慢性发炎」,因此需要长期使用保养药物,控制发炎反应。这些保养药物,主要是吸入性的类固醇。

吸入性的类固醇好处是可以直接作用在气管、支气管,能有比较好的效果,且比较不容易产生全身性的副作用。缺点是孩子要会使用吸入器,以及比较容易造成口腔念珠菌感染。

2.急性哮喘治疗方式:短效型的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

有时孩子突然喘起来的急性发作时,会使用短效型的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来改善症状。但如果使用以上两种药物,还是没办法有效控制时,会使用一些调节免疫系统的生物制剂,改善过敏状况进而减少哮喘发作。

六、孩子有哮喘:给家长的9大注意事项

1.遵从医嘱,切勿自行停药

许多家长常因孩子症状改善,就将长期使用的药物贸然停止。这样反而会让已经被控制的发炎反应再次恶化,有时需要会需要更强的药物才能抑制。因此哮喘药物的调整,一定要和医师讨论,不可贸然停药!

2.减少过敏原的暴露

由于哮喘的孩子大多都有过敏体质。减少过敏原的暴露,就可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

3.避免接触动物

猫、狗、鸟类等动物的毛和皮屑是常见的过敏原,要尽量避免。

4.避免尘螨

尘螨也是常见的过敏原,尘螨大多藏匿在床垫、枕头、棉被、地毯、填充玩具等处。因此如果孩子有哮喘,家中地毯或是填充玩具应尽量减少。

5.减少灰尘、保持整洁

灰尘也会造成哮喘发作,定期清洁,减少灰尘产生,就能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

6.避免化学芳香剂、除臭剂等

化学芳香剂、除臭剂有很强烈的气味,这类的气味会刺激呼吸道,进而引发哮喘发作,应尽量避免。

7.家中成员戒烟

二手烟对于呼吸道有刺激性,会引发哮喘的发作。苏格兰一项研究发现,当禁烟法案通过之后,儿童因为哮喘而住院的比率下降了18%。

8.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胃食管反流

哮喘的孩子常合并这些疾病。而这些疾病如果没有好好控制,也会让哮喘更不容易控制。因此在治疗哮喘的同时,也要控制这些疾病。

9.记录孩子哮喘发作的情况

医师会根据孩子平常哮喘控制的情况,评估治疗需要加强、维持或是减药。一般会记录以下事项:

①白天哮喘发作次数

②晚上是否因哮喘(喘、夜咳)而醒来

③因哮喘而使用急救药物的次数

④有没有因哮喘导致活动受限(不能运动、不能上体育课等)

2025-02-19 17: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感冒 (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