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是怎么回事
a******W 2025-02-05 11:27
感染性发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巨球蛋白血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可能是感染性发热、药物副作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这些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当这些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来对抗它们。针对感染性发热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利巴韦林颗粒。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发现是药物引起的,应立即告知医生并考虑更换其他替代药物,如头孢克肟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疾病,会导致白细胞过度生产,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可以使用去甲基化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地拉罗司分散片、芦可替尼片等。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浆细胞无序增殖而产生大量单克隆IgM型免疫球蛋白,进而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中性粒细胞以抵抗这种异常蛋白质。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通常需要化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注射液、异环磷酰胺注射液等。
5.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活动期,体内免疫系统出现紊乱,会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其中就包括抗核抗体,此时就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偏高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不适症状,如吲哚美辛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中性粒细胞水平,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特定的感染标志物分析等进一步检查。
2025-02-05 11:27
举报向医生提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MDS发病率约10/10万~12/10万人口,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男女之比为2:1。MDS30%~60%转化为白血病。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多数由于感染、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匹多莫德颗粒剂
本品为免役刺激剂(immunostimulant),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1.呼吸道反复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2.耳鼻喉科反复感染(鼻炎、鼻窦炎、耳炎、咽炎、扁桃体炎);3.泌尿系统反复感染;4.妇科反复感染;可用于预防感染性期病症,缩短病程,减轻疾病的严重度,减少反复发作次数,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菌药物治疗的辅助用药。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用于以下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研究资料,中国人群数据有限:1.用于治疗成人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2.用于治疗嗜酸细胞过多综合症(HES)和/或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3.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硫酸羟氯喹片
本品用于对潜在严重副作用小的药物应答不满意的以下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有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病变。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