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怎样治

精选回答(1)

王涛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个性化手术治疗,慢性咽炎的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切除手术,咽喉的微创手术

提问

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采取鼓室穿刺抽液、咽鼓管吹张、抗生素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1.鼓室穿刺抽液
鼓室穿刺抽液是通过耳内镜引导下将一根细针插入到中耳腔内,抽取积液。此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该方法直接从中耳腔内抽出积液,缓解压力,改善听力。同时有助于清除病原体,减少感染风险。适用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积液量较大且症状明显者。
2.咽鼓管吹张
咽鼓管吹张是利用特定装置向鼻咽部施加压力,使气体进入中耳,从而平衡内外压力。常用工具包括吹张器或专用器械。此法通过模拟吞咽动作来打开堵塞的咽鼓管,恢复中耳气压平衡。可有效减轻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适用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无穿孔的情况。
3.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一般采用口服或注射给药,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剂量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确定。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引起中耳炎症的细菌,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由细菌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尤为关键。适用于有明确细菌感染证据或怀疑细菌感染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水进入耳朵,以免加重感染。此外,注意饮食均衡,增加维生素C摄入,以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2024-07-12 17: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分泌性中耳炎 (胶耳,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glue ear)。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