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夜遗尿症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夜遗尿症的治疗可以考虑行为疗法、中药调理、抗利尿药、膀胱功能训练、针灸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建议。
1.行为疗法
通过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睡前减少饮水量等策略来管理和改善夜遗尿症状。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夜间遗尿患者,旨在通过生活习惯改变减少遗尿发生频率。
2.中药调理
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开具汤剂或丸散,如五苓散、金匮肾气丸等,以健脾益肾、固涩止遗为目的。适合长期存在夜遗尿且伴有生长迟缓者。需个体化调配,并监测效果及副作用。
3.抗利尿药
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如去氨加压素可增加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夜间尿液产生。用于治疗因中枢性或神经源性原因导致的遗尿。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观察电解质平衡。
4.膀胱功能训练
通过定时排尿训练、盆底肌肉锻炼等手段强化膀胱控制能力。针对所有类型的夜遗尿患者均有良好效果,重点在于持之以恒地执行计划。
5.针灸治疗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如关元、三阴交等,以调节脏腑功能、增强膀胱约束力。对于存在自主神经紊乱引起的遗尿有效,但应由经验丰富的针灸师实施。
夜遗尿症还可能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家长应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心理医生。

2024-10-29 10: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床 (遗尿症)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王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曙光医院

张浩军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尤新华 主治医师

提问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刘毅东 主任医师

提问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张树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男健医院

张全复 医师

提问

沈阳沈大医院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