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骨科> 宝宝尿少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宝宝尿少可能是脱水、尿崩症、肾功能不全、输尿管梗阻、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因素导致的,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减少。由于尿少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建议家长带宝宝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脱水
由于水分丢失过多而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脏不能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来纠正,重度则需静脉注射电解质溶液。
2.尿崩症
尿崩症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综合征,会导致尿量显著增加并伴有低渗性多尿、口渴等症状。确诊后需要遵医嘱使用去氨加压素进行替代疗法。
3.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能力下降,可能导致尿量减少。治疗通常包括控制原发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透析等方法。
4.输尿管梗阻
当输尿管发生狭窄或者被结石堵塞时,尿液无法顺利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进而出现尿少的情况。对于输尿管结石所致者,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以帮助移除结石。
5.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所导致的肾脏炎症,此时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高,从而影响了尿液的排出。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青霉素G钾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预防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建议监测孩子的每日尿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限制钠摄入。必要时,应进行肾功能测试、尿常规分析和电解质水平检测,以评估肾脏健康状况。

2025-02-19 13: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