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如何调理好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如何调理好

发病时间:不清楚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如何调理好

补充说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如何调理好

2024-08-24 22:48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生理盐水 呕吐 反射 手指 舌根 苏打水 消化 心律失常 药物中毒 葡萄糖 脱水 电解质紊乱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杨彬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糖尿病、脑血管意外、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痛风、骨质疏松等疾病

提问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治疗措施包括洗胃、催吐、补液等。
1.洗胃
洗胃是通过使用温盐水、生理盐水等溶液反复灌入患者胃内,再抽出以清除毒物。常用设备包括洗胃机和吸引器。洗胃可以迅速减少体内残留的吩噻嗪类药物,减轻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洗胃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防止误吸。适用于吩噻嗪类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特别是口服后不久的情况。
2.催吐
催吐可以通过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反射,如用手指按压舌根或使用催吐剂来实现。常用的催吐剂有肥皂水或小苏打水。催吐有助于加速药物从消化道排出,减少吸收。但需注意催吐可能加重某些患者的症状,如心律失常。对于轻度吩噻嗪类药物中毒且无严重并发症者,催吐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处理方法。
3.补液
补液可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电解质溶液来维持体液平衡。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补充液体可以帮助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预防肾功能损害。对于长期服用吩噻嗪类药物可能导致的水电解质失衡,补液是必要的。适用于吩噻嗪类药物中毒引起的脱水或电解质失衡,以及长时间服药后的后续支持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同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有利于身体恢复。

2024-08-26 09: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是指能治疗各类精神病及各种精神症状的药物,又称强安定剂或神经阻断剂。按化学结构共分为五大类,其中吩噻嗪类药物按侧链结构不同,又可分为三类:①脂肪族(例如氯丙嗪,chlorpromazine);②哌啶类(如甲硫达嗪);③哌嗪类(如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本类药物临床用途较多,而以氯丙嗪使用最广泛。本组药物口服后肠道吸收很不稳定,有抑制肠蠕动作用,肠内常可滞留很长时间。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以脑及肺组织中含量最多,主要经肝脏代谢,大部分以葡萄糖醛酸盐或硫氧化合物形式排泄。药物排泄时间较长,半衰期为10~20小时,作用可持续几天。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