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压低了什么症状
补充说明:血压低了什么症状
a******W 2024-11-25 15: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压低可能导致眩晕、疲劳、心悸、恶心、冷汗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眩晕
低血压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使前庭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眩晕。这种眩晕通常发生在体位突然改变时,如从坐位变为站位,且伴有头晕、眼花的感觉。
2.疲劳
血压下降会影响心脏的泵血能力,导致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引起身体疲劳。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无力、精神不振,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走动后更为明显。
3.心悸
当血压降低时,心脏需要增加收缩力才能将血液泵出,这会导致心跳加快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引起心悸。患者可能感受到心跳加速、胸闷或胸部不适,有时可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4.恶心
低血压状态下,大脑供血不足,会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恶心常伴随头晕、头痛等其他低血压症状,可能是血压急剧变化引起的反应。
5.冷汗
血压下降可能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此时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进而引起出汗增多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潮湿、体温下降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面色苍白。
针对血压偏低引起的各种症状,建议进行血压监测、头颅CT扫描以及直立倾斜试验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盐摄入量、避免长时间站立,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开具米多君、氟氢可的松等药物以提升血压。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确保每天适量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和维持正常血压水平。
2024-11-25 15:1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正常血压的变异范围很大,随年龄、体质。 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由于高血压在 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 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 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症状起因:一、急性低血压是指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临床上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有关本部分内容可参阅本书晕厥和休克章节。二、慢性低血压是指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其中多数与患者体质、年龄或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称之为体质性低血压;部分患者的低血压发生与体位变化(尤其直立位)有关,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而与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有关的低血压称之为继发性低血压。三、临床常见的慢性低血压病因分类:1、体质性低血压2、体位性低血压(1)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2)仰卧性低血压综合征(3)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3、继发性低血压(1)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2)内分泌代谢疾病: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3)心血管系统疾病: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严重狭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周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等。(4)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重症肺结核、吸收不良综合征等(5)血容量不足:腹泻、呕吐、大量脱水、过度利尿、出汗过多、失血过多等(6)医源性:镇静、催眠类药物、扩张血管药物、交感神经(包括神经节)阻滞药物、利尿剂、脱水剂、抗抑郁药物、氯丙臻等(7)其他:如高原性低血压、类癌综合征等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老年科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
消疲灵颗粒
益气活血,养血安神。用于过度疲劳引起的心悸气短,四肢酸痛,全身无力,精神疲惫,烦躁失眠,食欲不振和病后体质虚弱。
奥利司他胶囊
奥利司他胶囊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奥利司他胶囊具有长期的体重控制(减轻体重、维持体重和预防反弹)的疗效。服用奥利司他胶囊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及心绞痛。(心绞痛(Angina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