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体虚多汗
补充说明:体虚多汗
2023-09-07 23:5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体虚多汗可能是气虚、阴虚、湿热、脾虚、气血两虚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气虚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虚患者由于气的固摄功能减弱,会导致津液外泄,从而出现多汗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等药物治疗。
2、阴虚
阴虚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阴虚患者由于体内津液被消耗,水分不足,从而出现多汗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口干舌燥、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3、湿热
湿热是指由于外感湿热之邪,或者是脾胃湿热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湿热患者由于体内湿热熏蒸,从而出现多汗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龙胆泻肝丸、茵陈五苓散等药物治疗。
4、脾虚
脾虚是指由于脾脏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脾病。脾虚患者由于脾脏运化功能减弱,会导致津液外泄,从而出现多汗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食欲减退、大便稀溏、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治疗。
5、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是指气血亏虚,形体失养,多因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气血两虚患者由于气虚不能固摄津液,从而出现多汗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疲倦无力、少气懒言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八珍丸、归脾丸等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体虚多汗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9-08 20: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温病的一种,表面发热、头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易引发黄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症。湿热是湿邪化热内蕴会烦热,口苦,胸痞,黄疸,小便短赤,湿疹,要清热燥湿,利水,利胆,可多吃细米,白萝卜,马蹄,白菜这些清热利水的食物。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