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普内科> 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办

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办

补充说明: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办

a******W 2025-02-07 09:15

清热解毒 脱水 发热 出汗障碍 无汗 腹股沟 皮肤 发烧 肌肉酸痛 针灸 银翘散 葛根 风寒 低热 细菌感染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吃了退烧药不出汗可以尝试补液治疗、物理降温、针灸疗法、清热解毒药物、抗生素治疗等方法来改善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补液治疗
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状态,有助于促进出汗和散热。适用于因发热引起的出汗障碍。在使用退烧药后仍无汗时,可考虑补液以改善循环和代谢功能。
2.物理降温
采用温湿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增加皮肤表面温度散失。适合于辅助降低轻度体温升高情况下的核心温度。
3.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如合谷穴、曲池穴等,可以调节气血、缓解发烧症状。对于存在自主排汗困难且伴有肌肉酸痛者,针灸可能有一定的镇静效果。
4.清热解毒药物
根据患者体质特点选用相应中药方剂,如银翘散、葛根汤等,以清除体内热邪。针对表里同病、外感风寒内伤食滞所致低热不退的情况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5.抗生素治疗
依据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针对由细菌感染引起发热不退的患者,可有效控制感染,达到降温目的。
在服用退烧药后未见明显出汗反应的情况下,应避免盲目增减剂量或频繁更换药物,以免影响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必要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指导。

2025-02-07 09: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脱水

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