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补充说明: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a******W 2024-01-24 12: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包括乏力、苍白、感染、出血、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血液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液学检查和治疗。
1.乏力
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减少,机体供氧不足,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的现象。该症状主要出现在身体活动后,可能伴随呼吸困难或心悸。
2.苍白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浓度,使皮肤和黏膜呈现苍白色。苍白通常出现在面部、手掌和手指等末梢部位。
3.感染
骨髓造血干细胞受到抑制,影响白细胞的产生,使得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受细菌和病毒感染。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系统最为常见。
4.出血
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出血倾向。出血可以是轻微的瘀点或紫癜,也可以是严重的内脏出血。
5.淋巴结肿大
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反应减弱,包括淋巴细胞增生,这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柔软,移动度好,且无压痛感,常位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区域。
针对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涂片镜检以及骨髓穿刺术等检查。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或抗胸腺球蛋白联合应用。患者应避免接触化学毒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
2024-02-14 06:0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
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减轻放、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和胃肠道反应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
阿比多尔片
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