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是如何形成的
补充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是如何形成的
2024-08-24 23:38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系统异常 贫血 出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由骨髓损伤、免疫系统异常、药物影响等引起的。
1.骨髓损伤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或减少,导致无法正常产生足够数量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从而引发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症状。治疗骨髓损伤可能需要使用造血生长因子,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2.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攻击造血干细胞,进而影响其正常增殖和分化,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针对免疫系统异常的治疗可能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以减少对造血干细胞的攻击。
3.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氯霉素、苯妥英钠等可能对骨髓产生毒性作用,导致造血干细胞受损,进而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停止使用相关药物是治疗药物影响的关键措施。例如,如果患者因服用氯霉素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生建议。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避免接触可能损伤骨髓的化学物质和辐射源。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和骨髓穿刺检查是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
2024-08-26 09:21
举报向医生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