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腺肌症能否自愈好
补充说明:腺肌症能否自愈好
2024-06-14 10:5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腺肌症通常难以自愈,需要定期检查并接受专业治疗。
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至肌层引起的病变,其病理机制为异位内膜组织增生、脱落出血,导致疼痛和异常出血。由于病灶不会自行消退,长期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纤维化,故自愈的可能性较低。部分患者在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下降,症状可能有所缓解,但仍需专业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且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此时也有可能会自愈。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出现自愈迹象,仍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遵循医生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疾病进展。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或手术方法抑制月经周期或减少月经量,以减轻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
2024-06-14 13:4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所引起的妇科疾病。如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陷窝以及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等处,亦可在子宫肌层发生,故临床上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主诉不孕、痛经及盆腔疼痛而就诊。国内外报道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不孕率达40%左右。本症和不孕的关系,已为临床所关注,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临床上,对主诉不孕的妇女,如果输卵管通畅、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反应良好,房事后试验正常者,应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
症状起因:一、月经疾病 尤其是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月经量多,经期过长,行经腹痛等,这些月经病,增加了经血由输卵管道流至盆腔的次数和血量。行经腹痛的患者,特别伴有剧烈腹痛的患者,特别伴有剧烈腹痛者,由于血中前列腺素分泌增多,会引起子宫强烈收缩,与此同时,更增加了经血逆流与子宫内膜碎片随之游离的机会。 二、忽略经期卫生 月经期间,盆腔充血,子宫敏感,收缩的频率及强度增加,如果不注意情志调理,过分激动,紧张易怒,焦虑恐惧;劳累过度,剧烈运动,体位突变;尤其在行经期间不忌房事;妇科不必要的内诊检查,或过重的挤压;经期使用阴道栓等都容易增加经血逆流的机会和血量。 三、子宫位置不正 正常子宫位置为前倾前屈,以利于经血流出,如果子宫后倾后屈,尤其程度较重者,容易造成经血流出不畅,积聚子宫腔,使子宫腔内的压力增加,给经血逆流进入腹腔创造了条件。 四、生殖器官异常,包括先天发育异常和后天失误造成.先天发育如子宫闭塞,阴道横隔,处女膜闭锁等.后天可因人工流产,宫腔、阴道手术,阴道用药等,形成宫颈、宫口、阴道、阴道口粘连,经血不能排出体外,宫腔内的压力增高,导致经血逆流,进入盆腔.因此,凡患有原发或继发团经者,应及时检查治疗。 五、妇科手术操作 多次做人工流产手术会使子宫腔内压力改变,子宫收缩,很难避免子宫内膜碎片和血液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近年来剖腹产手术增多,也增加了将子宫内膜种植在子宫肌壁、盆腔、腹壁等部位的机会。未严格掌握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规定及术后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均可增加经血逆流、子宫内膜种植的可能性。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