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小儿颅咽管瘤病因

精选回答(1)

廖创新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颅内肿瘤如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以及脊椎椎管内肿瘤、脑积水、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出血以及颅脑损伤等疾病的治疗。

提问

小儿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先天性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物理因素等有关。

1、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颅咽管瘤是由残存的胚胎细胞发展而来,好发于鞍上,大多为良性肿瘤,但也有恶性肿瘤的可能。

2、遗传因素

颅咽管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患有颅咽管瘤,可能会增加下一代患病的风险。

3、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辐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颅咽管瘤的发生。

4、饮食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如咸菜、腊肉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诱发颅咽管瘤。

5、物理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X射线、γ射线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颅咽管瘤的发生。

对于确诊为小儿颅咽管瘤的患者,建议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将肿瘤切除。如果患者存在手术禁忌症,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有利于疾病康复。

2023-08-28 20: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颅咽管瘤 (小儿垂体管瘤,小儿蝶鞍上囊肿,小儿腊特克瘤,小儿腊特克氏瘤)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起源于垂体胚胎发生过程中残存的扁平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大多位于蝶鞍之上,少数在鞍内。颅咽管瘤的异名很多,与起始部位和生长有关,如鞍上囊肿、颅颊囊肿瘤、垂体管肿瘤、造釉细胞瘤、上皮囊肿、釉质瘤等。颅咽管瘤起病多在儿童及青少年。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CT扫描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19世纪末,一些病理学家注意到一类罕见的生长于蝶鞍区的上皮肿瘤,认为该类肿瘤可能起源于垂体管或颅颊囊。1904年Erdheim详细描述了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并认为肿瘤可能来自退化不全的垂体——咽管的胚胎扁平上皮细胞。以后人们发现颅咽管瘤的生长正是沿着颅颊囊的发生路径从咽部长到鞍底、鞍内、鞍上及第三脑室前端。有人注意到成人和儿童颅咽管瘤之间的差异,认为成人的肿瘤不是胚胎源性的,而是生后产生于垂体细胞的组织转化,因为垂体中存在扁平上皮细胞,但这一解释仍缺少证据。1910年Lewis首先尝试切除该类肿瘤。1918年后颅咽管瘤这一名称开始普遍化使用。

推荐医生更多

王智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倪少滨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徐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